多年前,杨秀萍的丈夫马耀林因病偏瘫,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家里唯一壮劳力倒下,上有老下有小,杨秀萍对未来充满恐惧,“那会儿见到人就哭,谁来家里看我,我都是从头哭到尾,感觉日子太难了,没法过下去了”。
杨秀萍家生活的转变离不开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派驻的驻村工作队的帮扶。
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为杨秀萍家制定了精准扶贫计划:发展传统养殖。借助扶贫优惠政策补贴,勤快的杨秀萍靠养殖脱了贫,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我家以前穷得很,就靠蹬三轮、打零工挣点钱。”丁吉霞家曾经也是海子井村的贫困户。
2017年,村里帮丁吉霞家申请到扶贫贷款,她家的三轮车“升级”成了货车。丈夫跑运输,丁吉霞在村里公益性岗位工作。“一个月全家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现在的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丁吉霞高兴地说。
在海子井村,与杨秀萍、丁吉霞一样的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精准滴灌”下,有了稳定的家庭收入,过上了好日子。
“脱贫致富要因地制宜。”海子井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国强说,除了发展传统养殖产业,海子井村利用周边厂矿企业多的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劳务产业,村委会联合辖区企业开展“脱贫攻坚村企共建”活动,村里很多年轻劳动力纷纷到企业打工。
附件: